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今日公布。分析人士認爲,LPR降與不降無關降息,而是“政策紅利”傳導的問題。8月以來,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均保持不變,月内降息與否已有定論。政策利率“降息”尚待催化劑,但加強跨周期調節已經定調,宏觀政策開始更多關注穩增長是不争的事實。貨币政策方面,更多前瞻性舉措有望出台,繼續降準可能性較大,流動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8月LPR降不降關鍵看銀行
8月MLF操作落定後,市場轉而關注月内會否有所謂的“LPR降息”。
本周初,央行開展的1年期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鑒于LPR挂鈎MLF利率,不少市場人士相信,8月LPR不會變。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爲,随着降準及壓降存款成本的政策效果持續積累,即便MLF利率不變,也不能排除8月或後續LPR下降的可能性。國盛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楊業偉稱,MLF利率與LPR變化并不完全一緻,考慮到銀行負債成本下降,8月LPR調降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今年二季度貨币政策報告提到,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基本穩定,督促銀行将政策紅利傳導至實體經濟,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如果銀行負債成本确有降低,那麽央行就會督促銀行将政策紅利傳導至實體經濟,未來LPR有調降可能性。”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說。
LPR并非央行政策利率,其下降有别于降息。8月以來,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一如既往地走平,這兩個央行政策利率都未變,8月降不降息已有定論。“在MLF利率不變情況下,LPR降不降實質是銀行願不願‘讓利’、主動壓降LPR加點的問題。”一位業内人士如是說。
降息概率不大
分析人士表示,降息話題已重歸公衆視野,這在部分市場利率走勢上有所體現,但目前實施條件未必成熟。
7月以來,1年期股份行同業存單利率一度低于同期限MLF利率30個基點以上,截至8月19日仍然低20個基點左右。“這說明市場利率隐含央行降息預期。”楊業偉稱。
但對于短期内政策利率降息與否,機構看法比較一緻。
“央行一再重申維護‘正常的貨币政策空間’,當前宏觀經濟沒有失控下滑風險,降息信号意義過重,概率不大。”華泰證券固收首席研究員張繼強說。孫彬彬認爲,降息取決于經濟基本面,最重要的是就業,需觀察後續就業情況。國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認爲,降息政策信号較強,需有明顯經濟下行證據才能觸發。當前同業存單利率隐含的降息預期可能過于超前、過于樂觀。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爲,降息與否取決于經濟回落和潛在增速的匹配度情況。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年初央行發布的一篇工作論文測算,“十四五”期間,我國潛在産出增速在5%至5.7%。
更多舉措或适時出台
降息尚待催化劑,宏觀政策開始更多傾向穩增長是不争的事實。機構人士認爲,7月降準隻是加強跨周期調節的前奏,後續還會有進一步動作。
“加強跨周期調節已經定調,必将擲地有聲。”某券商資管研究負責人稱,貨币調控将易松難緊,更多前瞻性舉措可能适時出台,繼續降準可能性不小。
中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嶽預計,在“跨周期調節”思路引導下,貨币調控将呈現穩健偏寬松狀态,年内可能還會有降準對沖MLF到期的操作。“四季度MLF到期量合計2.45萬億元,有再次降準的可能性。”張繼強說。
此外,今年二季度貨币政策報告指出,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機構人士認爲,雖然全面降息需更多催化劑,但針對減碳領域的“定向降息”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