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成爲新發基金市場的一個大年。今年以來(截至5月27日,下同),公募市場已經正式成立了534隻基金産品,合計募集規模高達771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2%,照此計算,2020年全年公募基金新發市場募集規模有望超越去年全年,創造最新的年度發行規模紀錄。
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仍然占據着半邊天,成爲新發基金市場的主力軍。東方财富(14.400, 0.17, 1.19%)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已經成立了181隻,募集規模達3210億元;債券型基金成立了139隻,募集規模達1608億元;股票型基金成立了101隻,募集規模爲1192億元。這三類基金分别占了新基金發行總規模的41.48%、20.83%、15.44%。除此之外,封閉式基金、QDII分别有12隻和8隻新發基金産品正式成立,募集金額占比較少。而目前,貨币市場型基金仍然還沒有新産品成立。
截至5月27日,還有230隻基金産品正在發行當中,主要投資類型爲債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有114隻和73隻。此外,還有51隻産品已經順利獲批,即将在近日進入募集期。
從新發主題基金産品來看,醫藥主題基金、科技主題基金、消費主題基金是各大公募基金公司基金布局的重點。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4349.983, -68.22, -1.54%)基金經理侯昊早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藥領域未來長期主線邏輯空間較大,可繼續關注生物醫藥主題基金配置價值。”
侯昊稱,在國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較好的情況下,醫藥闆塊配置更關注醫藥領域未來長期主線。預計政府有望圍繞醫防結合、分級診療、應急機制、互聯網醫療等方向推進醫療系統改革。長線邏輯看,疫苗二類苗重磅品種上市有望驅動行業快速發展,血制品行業周期向上,産品結構和需求有較大空間,器械領域政策扶持和國産替代空間大,單抗等創新生物制品政策支持和放量空間大。
引人注意的是,在128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今年已有107家有新發産品成立,相當于超八成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年内發行了新産品。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今年7000多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是向頭部基金或明星基金産品集中。《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年内新成立基金産品的管理人數據統計發現,目前新成立基金的募集金額前十榜單依次是: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彙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平安基金,以上各基金累計募集金額在170.75億元至403.99億元之間,合計達到2667.51億元,占總新發基金募資規模的35%。
而達到百億級别首募規模的新發基金産品已經有5隻,像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彙添富中盤積極成長混合等明星産品,首募規模能達到165.89億元和125.94億元,這兩隻百億新發基金更是在發行當天被投資者一搶而空,成爲市場上十分少見的百億元級“日光基”。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究部主管高挺曾在早前分析認爲,分化的市場表現和明星基金經理更強的号召力是導緻入市資金向明星産品集中的主要原因。而且,新發基金火爆的背後隐含的并非是增量資金入市的邏輯,而是存量基金産品規模向頭部集中的現象。